2016年海外华侨华人玉林恳亲大会开幕之际,玉林日报特别策划的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寻踪·下南洋”9月8日启动。玉林日报特派两路全媒体记者启程飞赴马来西亚、泰国,重点采访马来西亚的吉隆坡、马六甲、文冬、怡保等地,以及泰国的曼谷、合艾、勿洞等地的华侨华人,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当年下南洋的艰苦历程。
〈
寻踪·下南洋day2
走进南洋最美的风景
〉
2016年9月9日,北京时间9时许,玉林日报赴泰国采访的记者宋建州、陈伟平穿行在车流密集的曼谷街头,他们的目的地是曼谷的华人社区;同一个时间,远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本报特派记者林冬冬、禤繁也在蒙蒙细雨中出发,马来西亚广西总会的华侨华人已经在等候着她们。
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两组远赴海外采访的记者几乎没有停歇过,尽最大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更多的信息,把海外华人的故事告诉家乡父老,把家乡的变化发展告诉异国乡亲。这种急迫的心情直接反映在采编过程里,前方记者们甚至连打字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用口述的方式传回素材。
于是在这些碎片化的采访内容里,逐渐勾勒出了一幅幅海外华人华侨生活的生动画面。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拼搏,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眷恋和执著。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而他们,就是南洋最美的风景。
【泰国组】他们,是南洋澎湃的波澜
耀华力唐人街给人一种回到民国时期大上海的感觉,各种招牌名称和布局全部是中国元素。
唐人街虽然窄,人又多,但地面很少见到垃圾,清洁工人每天都会开车沿街收集垃圾。
耀华力街的中文招牌是一道风景,华南蓬火车站的复古欧式建筑也是一道风景。唐人,则是这些风景里无法抹去的传奇。就拿玉林籍的华人华侨来说吧,无论是数十年前挑着玉林米蛆沿街叫卖的商贩,还是用一腔热血丈量数千公里铁路线的年轻人,又或者今天遍布各行各业的成功企业家,很多人的名字已经不可考,但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镌刻下了玉林人的勇气、拼搏、进取。
华南蓬,一段共同的记忆
泰国华南蓬火车站是一座欧式风格的百年车站,是当地的著名景点,也是当年华侨华人在泰国的集散地。
曼谷的清晨似乎来得格外迟。特别报道组走进餐厅的时候,窗外静悄悄的,好像整座城市还没睡醒,安静得不似街区。直到报道组走出酒店,泰国人的早高峰才姗姗来迟。据陪同报道组的泰国广西总会文教股主任李振培和妇女委员会副主任黄杏梅介绍,泰国人出行的交通方式主要有三种,地铁、的士和“嘟嘟”。“嘟嘟”虽不便宜,却胜在灵巧,是外国人最喜欢乘坐的治堵利器,也因此成了泰国的一张名片。
不过报道组并非游客,所以还是入乡随俗,选择了泰国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地铁。华南蓬是泰国报道组此行的首个目的地。之所以选择这里,是为了那座曼谷乃至泰国最大的火车站——华南蓬火车站。
华南蓬火车站坐落在曼谷市中心,于1916年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整整100年了。从这里乘坐火车可到达泰国各省市多个目的地,而且火车票价格出人意料地“平民化”,所以来这里搭乘火车的人也大多数是泰国最基层的老百姓。如今的华南蓬,不仅是曼谷地标式的老建筑之一,也是泰国游的著名景点,不少外国人来这里体验泰国的火车文化。但对于老一辈的华人华侨尤其是玉林籍华人华侨来说,这里却代表着一段他们的共同记忆。
泰国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高大宽广,通风非常好,有三四层楼高。市民在下面静坐候车,二楼有咖啡茶座,三楼是精美的壁画。
“以前我们从勿洞来曼谷的时候,都是坐这种火车来的,我们先从勿洞坐汽车到吔啦府,再坐火车来到曼谷。”李振培老先生介绍道。
勿洞是泰国南部的边陲重镇,广西籍侨民占居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尤其是玉林籍的华人华侨居多。今天在曼谷叱咤风云的许多侨界巨子,都曾在那里从事过辛苦的割胶行业,并视之为第二故乡。从勿洞的橡胶园走进曼谷市中心,要跨越的绝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要跨越勇气和意志上的距离。遥想五六十年前,这些远在异国的玉林儿女还都是青涩年少,却凭着一双双辛劳的手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天辟地,成为泰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又是何等壮阔的篇章。
华南蓬,当火车装载着人们的希冀和期待驶向远方的时候,这个特别的名字,已经留下了属于华人华侨的时光印记。
华人博物馆里的寻根人
李振培老先生向特别报道组记者介绍当年的华人为什么首先选择勿洞作为落脚点,原因是勿洞的环境很像容县。
耀华力街曾是泰国首都曼谷最繁华的街区,它的另一个身份更引人注目——唐人街。在走进耀华力街之前,泰国报道组一行首先跟随李振培和黄杏梅两位当地侨民走进了耀华力唐人街历史中心。
整座历史中心就是一个华人迁移泰国的历史博物馆,里面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华人“下南洋”的始末。在陈列的华人迁徙路线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南部至曼谷等地航线的几次变更。而每一次变更都意味着有更多的华人踏上了“下南洋”的漫漫旅程。博物馆内展品丰富,有精确复原的海船、有华人当年谋生行当的模型,还有华人们寄托精神的神龛复制品。许多文字史料也详细记述了泰国历代王室对于华人华侨的支持。
耀华力唐人街历史中心就是一个华人迁移泰国的历史博物馆,里面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华人“下南洋”的始末。
报道组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展,忽然耳畔传来一声格外熟悉的国语。原来是一位侨居泰国的第二代华侨老人,她的两个侄子多年前迁居法国,如今不远万里专门回到唐人街,跟着老人认认真真地观看展览,从一张张图片和一段段文字里寻找自己的根。
“我自己是第二代华侨,父母是抗日战争的时候为躲避战乱来到泰国的。如今孩子们又去了其他国家,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华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对不对?”老人的话语温和,却又流露着一种别样的真挚。
这一幕让报道组肃然起敬。眼前这些复原的展览品仿佛在一瞬间有了生命,船工的号子、腥咸的海滩、晒得黝黑的汉子、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他们在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来处、关于根的故事。
【马来西亚组】在他乡的同乡情
熟悉的方言,一样的口味,不变的习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汉字招牌,还有华侨同胞们的热情接待,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那不曾磨灭的浓浓乡情。
多年前无数华人不远万里,南下闯荡。翻开历史的一页,故事已被时光摩挲多年,但那些同舟共济、相互帮助的精神却一直在这片鲜活的土地上传承着、延续着。
9月的吉隆坡依然炎热,玉林已秋风渐起。隔着一片海,割不断的是紧紧缔结的情怀,丢不掉的是深深镌刻的乡味。本是同根,同气连枝。故事从这里说起。
万水千山总是情
在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会馆情况。
“祝你们中秋节快乐!”雪兰莪暨吉隆坡广西会馆名誉顾问卢石才一见面,就为素未谋面的记者送上了一盒马来西亚的月饼。9月9日,记者在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广西总会见到了几位容县“老乡”,浓浓的乡情跨越万水千山距离,只因为大家都是容县人!
华侨卢石才是容县松山镇人,对家乡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次回去都感觉变化很大。“大家一起让家乡更美好!”这不仅是卢石才的心愿,也是他身体力行的结果——容县第二小学的修建,他参与捐资;容县中学艺术楼其中一间教室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妇女组主席梁小琴的外婆家在容县十里乡,但从来都没有回去过。2014年,她和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回到容县参加活动,她在空余时间回到十里镇。在回村里的班车上,她拿出了外公当年与其他兄弟的合影,不料司机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人正是他的父亲!太巧了!司机表兄告诉她,她外公的9位兄弟都还健在。“一进去我就哭了。”当梁小琴第一次迈进外公家的祠堂,她惊讶地发现了自己去世父母的牌位,她万万没有想到,家乡的亲人竟然如此看重惦记流落在外的游子。“从此后,我的心里多了一份眷恋,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亲情。”梁小琴感慨道。
马来西亚广西总会总财政陈志祥也是“出乎意料”地找到了“祖宗”。他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带领马来西亚广西总会的文艺代表团回国交流,2004年在一次文化交流之余和侨联的同志提起自己的祖辈是容县人,但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你的老家在罗江镇竹登村!”陈志祥激动地说,自己第二天就收到了好消息。容县侨联接到“任务”后多方联系,无意中竟然就遇到一位与之相识的老村长,陈志祥找到了自己的“根”和亲人。
“中国通”刘哥:扎根异国 脉连故土
当地时间9月9日22时许,玉林日报特别报道组记者拍摄的吉隆坡标志性建筑——双子塔。
在马来西亚的第一顿饭,是在吉隆坡古仔路吃的。带路的是雪隆会馆福利主任刘永福,我们叫他刘哥。刘哥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却说得一口纯正的北流白话。刘哥祖籍北流市隆盛镇,父亲年轻时闯到了马来西亚,并在这里结识了同为华人的母亲。
刘永福说,他从小就听父母说各种关于家乡的故事,因此内心对于祖国有一份不能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在1996年回中国参加恳亲会时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后更加清晰,“看着年迈的父亲与家人用乡音交谈,回忆起数十年前的往事,我瞬间明白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根是在这里。”
吉隆坡是华人聚居地。百年前,当大量华人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家乡的味道、家乡的习俗也随他们辗转至此,日渐沉淀。这里的华人华侨也吃中国菜,也过中秋节、重阳节……这种从柴米油盐里流露出的相似甚至相通,让刘永福和他的家人,即便远离故土也能感受到与祖国的血脉相连。
刘永福育有4个子女,最大的女儿已经30岁,二女儿在马来西亚三大华文报纸之一的《中国报》从事记者工作。“孩子们十分孝顺,每个月发了工资,总是第一时间将家用交给母亲。”在刘永福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中国式的孝道传承,“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无形熏陶,这是父亲教给我的,我再用同样的方法教育我的孩子。”
对于孩子们的择偶标准,这位话语里十分开明的老爸有自己的原则——他要求孩子必须与华人交往。这,或许也是一种对于故国的眷恋吧。
吴安德:见证民族文化生根发芽
采访结束后,马来西亚报道组记者与当地侨胞合影。
马来西亚广西总会秘书吴安德是第二代华侨。吴安德的父亲是在20世纪30年代,跟朋友一起“ 下南洋”的。初来乍到身无分文之时,他寄居在朋友家,干过修理脚踏车及帮人理发等营生。到了20世纪40年代,他和许多华人一样投身橡胶业,成了一名小园主,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父亲在马来西亚扎了根,在这里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也为吴安德这一代的孩子找到了发展的沃壤。吴安德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一所同时使用华语、英语和马来语教学的中学学习。这是其父亲的刻意安排,也是这一辈人对故土的惦念。
大学毕业后,吴安德先是做教员,后来成为了《马来亚通报》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和见证了华人华侨在马来西亚生存发展的过程。在社团组的采访中,吴安德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晚都会出席华人华侨的宴会。”他告诉记者,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团多,活动非常频繁,进一步促进了华人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也更加团结。
“上市交易的股票多以华人公司为主,我想是华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站稳了脚跟并挖到了第一桶金。”吴安德也曾做过经济组的记者,在一次次与华人华侨打交道的过程中,吴安德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他们诚信为本的处事原则,及敢为人先的经营理念,这让他们在马来西亚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参加时政组的活动时,更是让他深深体会到华人在马来西亚社会中的地位和分量,也更让他为身为华人而自豪。
南洋行记
【马来西亚组】“喊一声,亲人好”
到马来西亚的第一个清晨,天气阴沉,不一会还下起了小雨。在这样糟糕的天气中,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马来西亚广西总会除了为我们联系、解决各种采访问题外,也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热情地为我们指路,告诉我们哪里有就餐的地方。这一天,我们感受到的是华人华侨的热情,用他们的话说,“我们身上流着同样的血,跟亲人当然格外亲切。”
【泰国组】在异国他乡感受“家”的温暖
9月9日,这是我们抵达泰国的第二天,算起来30个小时还没到,但是碰到的人和事竟让我们产生一种回老家走亲戚的感觉。
我们来到了曼谷的唐人街走访,那里的繁华让人好像来到旧上海。我们遇见了来这里做茶叶生意的90后新生一代的华侨,遇见了在唐人街创下百年老店老字号做家乡特产的40后第二代华侨,还有在唐人街历史中心看见一位第二代华侨的奶奶在为她的两个在法国定居的侄儿讲述华侨的发展历史……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生生不息的创业气息以及活力四射的华侨圈,都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惊喜。
整整一天,泰国广西总会的李振培、黄杏梅两位侨胞,既做向导,又当讲解员。甚至在发稿前,热情好客的侨友吴桂兰女士还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扫下方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寻踪·下南洋”的实时动态了↓↓↓
信息来源:玉林日报 记者 林冬冬 宋建州
★
整理:覃维|责编:覃维| 主编:刘海东
玉林新闻网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