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檐廊形制十分普遍。晋中南三合院上房前的檐廊,华东地区苏南、上海,浙江,皖南、赣北和福建住宅中的檐廊、通廊,以及西南诸省区等地的檐廊,均有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檐廊空间。从室间形态上看,檐廊空间似可属于室内空间的外延部分,以沟通、联系和互摄内外空间及渗透为特质,此类以福建圆楼和华东地区、西南地区楼居中的楼道空间为代表:从房星构成的角度看,檐廊空间因其里侧门窗、墙体、顶棚等的限定围合,内侧廊柱(部分也设低栏)以及檐廊与地坪平面高差的区别(也有材质上的区别),客观上形成了开敞状的室内意象。
尤其是明代徽州民居的天井中,室内敞厅面向天井,左右檐廊同时承担交通功能(明代徽州楼居,上下楼梯设于天井两旁檐廊下),兼之柱↑廊等,具有十分明显的室内空间意象。除此之外,内外一体的整体风貌还表现在房屋内外檐装修及家具器用等方面处理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檐构件与外檐构件在装修处理上的相似或一致。
在传统蜜内环境中为了分隔空间所采取的若干手法和形式,如飞罩、挂落等,在外檐、外立面中同样出现,北方住宅外部空间多施以抄手游廊柱檐间,南方住宅多运用在凹口或敞厅上端、柱廊间等。第二,家具等器用物品的工艺和形式与建筑的样式趋同或相似。中国古代家具和欧洲古典家具中均有模仿建筑某一式样的手法。然而深究细考,便会发现两者在模仿建筑式样时f,其处理手法包括运思是有区别的。相比较而言,欧洲古典家具的模仿偏重形似,甚至有建筑缩微的意向;中国古代家具的模仿倾向于建筑的局部取象,并且在摹拟中逐渐融化至家具自身逻辑结构所需求的技术和设计的系统中。就家具等器用物品的工艺和形式与建筑的样式趋同或相似而言,无疑,广大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架子床的床楣和围护,与民居建筑入口处的围栏、檐板和挂落等如出一辙。